內容來自sohu新聞

專傢解讀李克強第三次經濟公開課傳遞信息



【洞見】李克強總理第三次經濟公開課傳遞瞭啥?

經濟增長與社會發展將齊頭並進

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研究員 楊志勇

10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中央黨校就當前經濟形勢和重點工作作瞭報告,這也是李克強總理的第三次經濟公開課。2013年10月21日,李克強應邀在中國工會第十六次全國代表大會上作經濟形勢報告,指出“讓改革發展成果惠及全體人民”,此次報告被稱為李克強首次經濟公開課;2014年6月10日,李克強第二次公開課與兩院院士“話經濟”,以親身經歷談中國經濟向中高端躍升得靠創新。

此次李克強總理在中央黨校的第三次經濟公開課,為各界深入理解中國經濟和社會發展提供瞭豐富信息。

“成績來之不易、困難不可低估”

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以來,全球經濟復蘇進程可謂一波三折,且出現瞭不同地區之間的分化現象。世界經濟仍然具有較大的不確定性。隨著經濟全球化的加速,中國與世界經濟的融合程度在加深,世界經濟前景如何直接關系到中國經濟的未來,中國經濟也不可避免地會受到世界經濟的影響。隨著中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對世界經濟的青年創業貸款條件影響也不可小覷。

2015年前三季度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同比增長6.9%,雖然與上半年的同比增長7%相比,略有下降,但是,6.9%的速度與其他國傢相比,仍然較快。如果在未來幾年裡,能夠繼續保持這樣的速度,那麼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第一個百年目標就能夠順利實現。前三季度同比增長6.9%,也說明年初政府工作報告所確定的GDP增長7%左右的目標將能夠順利實現。中國經濟的未來仍然光明,我們沒有理由不對中國經濟充滿信心。

對於6.9%的增速,李克強總理強調“成績來之不易、困難不可低估”。中國經濟在取得成績的同時,仍有許多困難需克服。雖然有國際輿論強調中國經濟增速“破7”,但是這種論調在很大程度上是對中國經濟理解不夠透徹的表現。中國經濟更註重在合理的區間運行,而不是死守某個數。有意思的是,李克強總理從另外一個角度對“6.9%”作瞭解讀。6.9%的增速來之不易,而且6.9%的增速對於中國現有的規模不小的經濟總量來說,意義重大。李克強總理的橫向比較更能說明問題。中國是一個10萬億美元的經濟體,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所有經濟總量2萬億美元以上經濟體增長超2.5%的表現已是不俗。

中國在這個基礎上中高速增長意味著現在每增長1%,相當於5年前汽車貸款彰化信貸年息林口汽車貸款增長1.5%,相當於10年前增長2.6%。這說明現在經濟增速的含金量是既往經濟總量較小之時所不可比擬的。這說明,觀察中國經濟,除瞭看到經濟增速的具體數字之外,我們還需要進行縱向比較。所有國傢的經濟都不可能維持超高速增長。在高速增長一段時間之後,經濟增速放緩是自然而然的事。關鍵的是經濟增速是否合理。經濟增長的可持續性比短期的快速增長更加重要。

中國經濟正在轉型升級,需要應對國內經濟的深層次矛盾,需要直面世界經濟低迷的挑戰。在這樣的背景下,能夠維持目前這樣的經濟增長速度實屬不易。中國經濟新動能正在成長。經濟結構得到升級,服務業在迅速發展,旅遊消費也形成新的熱潮。傳統經濟與新經濟如何對接還在進一步探索之中。傳統行業的“互聯網+”也可能帶來更快的經濟增長。服務業與制造業都很重要。厚此薄彼是行不通的。僅僅發展服務業,產業的空洞化就可能是個問題。僅僅強調制造業,經濟結構的升級同樣不容易做到。

中國在經濟增長的同時,就業擴大、收入分配和環境都得到改善,社會發展與經濟增長是同步的。這為經濟的進一步增長打下瞭良好基礎,也讓社會各界都能享受到經濟增長的紅利。轉型升級的過程是異常困難的。一些傳統行業在萎縮甚至消失,影響的不僅僅是經濟增速。就業問題如果不能得到充分的解決,社會穩定目標就不容易實現。與此同時,這些行業的衰落勢必影響金融以及其他相關行業的發展。隻有全國上下共同努力,新行業才可能真正興起,並取代傳統行業退出留下的空間。中國經濟總量大,但人均GDP較低、世界排位80多的現實,決定瞭中國經濟仍然有巨大的潛力。當然,有潛力不等於經濟就一定會增長。潛力要轉換為經濟增長,仍然需要一系列條件。

打造“雙引擎”,實現“雙中高”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需要一定的經濟增速。但是,中國不會為瞭GDP增長率而不惜代價。重要的是經濟增長的可持續。否則,隻要繼續加大政府投資,高經濟增長率就可以輕而易舉地實現。但是,這麼做的意義不大。政府職能的轉變意味著政府應該是公共服務型政府,意味著政府更多的是維護公平的市場規則。中國不需要一味追求經濟增長速度,中國需要的是經濟中高速增長並邁向中高端水平,即實現“雙中高”。這就要求處理好穩增長和調結構的關系。經濟結構調整和優化是經濟可持續增長的前提。調結構需要一個過程。隻有在一定的經濟增長速度配合下,調結構所可能帶來的一些問題才能解決,一些不利因素才能順利消化。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需要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發揮決定性作用。政府的作用不可忽視,市場的活力必須得到充分的釋放。打造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和增加公共產品、公共服務“雙引擎”,對於“雙中高”目標的實現至關重要。“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突出的是人民的力量。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激發人民的創造力,讓更多人融入創業和創新大潮之中,是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支撐力量。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的增加,不僅僅是數量上的,質量同樣不可忽視。這需要體制機制的創新。政府與社會資本的通力合作,“建設共擔、利益共享”才能讓風險與收益更加對稱,形成真正的激勵相容機制。城鎮化是現階段的重要任務。城鎮化不僅需要資金投入,也需要有效進行。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的推廣,一方面可以緩解巨額資金投入的壓力,另一方面也可以促進良好治理機制的形成,提高城鎮化的效率。

未來中國在重視經濟增長的同時,還會在就業、教育、醫療、住房、社會保障、反貧困等方面下功夫,以彌補民生短板。應該看到,這些年來,中國在民生改善上取得瞭很大的成績。但是,隨著經濟的增長和社會的進步,人民群眾對公共服務的需求也在不斷地提高。“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優化政府支出結構,將更多的財政資金投向公共服務,無疑將促進公共服務的改善。僅僅財政資金的投入是不夠的。公共服務的提供還要註意專業性。反貧困不是簡單的資金投入,而更多地需要精準扶貧專業扶貧。資金投入肯定有助於貧困問題的解決,但是如果沒有產業扶貧,沒有移民搬遷扶貧,沒有其他因地制宜的扶貧舉措,扶貧的效果將是有限的,車貸嘉義鹿草車貸脫貧之後的返貧也是完全可能出現的。

就業、教育、社會保障等公共服務的提供,有利於社會各階層之間流動性的改善,有助於社會公平目標的實現。在經濟發展階段,過多地損害效率最終必然會損害公平,或者讓公平隻能在較低的水平上實現。公共服務的提供也要註意公平與效率之間的權衡取舍。公共服務的提供要量力而行,註意不超越經濟發展水平,註意防止“福利國傢病”的發生。中國經濟增長與社會發展將是齊頭並進的。一步一個腳印,隻要目標明確,一個繁榮富強文明的中國終將變成現實。

新聞來源http://finance.sina.com.cn/china/20151103/030723657746.s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dissolvevxta5y 的頭像
    dissolvevxta5y

    網購高手

    dissolvevxta5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